1.团队名称
数字影像技术科研团队
2.团队介绍
(1)成立背景与定位
在媒体融合与技术革新的时代背景下,数字影像技术已成为推动影视创作、文化传播、教育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。本团队依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科优势,紧密结合人工智能、虚拟制作、交互叙事等前沿技术,致力于探索数字影像在内容生成、技术应用与跨媒介传播中的创新路径。
团队定位:服务于吉利学院“千人千面”与“三创”人才培养战略,推动广播电视编导与数字技术、人文艺术的深度融合,建设一支在数字影像领域具有科研实力与行业影响力的创新团队。
(2)团队特色
学科交叉协同创新:团队核心成员涵盖广播电视编导、影视技术、计算机视觉、交互媒体等多学科领域,科研内容融合影视创作、文化传播、教育应用与社会服务。
教学与研究互促共进:团队负责人为编导教研室主任,科研项目与课程建设、实践教学紧密结合,形成“以研促教、以教助研”的良性发展机制。
成果注重实践转化:团队聚焦数字影像技术的实际应用,具备影视作品创作、技术系统开发、媒体平台构建等能力,成果可广泛应用于传媒行业、文化教育与社会服务领域。
3.团队负责人
张继成,副教授,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主任,全国艺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评委专家库专家,四川省音乐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数字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4.团队成员
团队由7名核心成员构成:李万才、叶伟、叶茂、俞沁东、万新月、毛思宇、戴露。团队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骨干教师、行业专家及跨学科合作教师共同组成,形成结构合理、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梯队。
5.研究方向
结合专业特色与技术发展趋势,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:
(1) 智能影像生成与叙事创新
AIGC技术在剧本创作、视觉预演、后期制作中的应用研究
人工智能辅助的影像叙事模式与用户体验研究
(2)沉浸式视听与交互影像体验
虚拟制作(Virtual Production)技术在影视教育与实践中的应用
交互剧集、VR影视等新型影像形式的创作与研究
(3)数字影像技术与文化传播
数字影像在文化遗产传播、城市形象塑造、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
影像技术在融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机制与效果评估
(4)影像科技与教育融合
基于数字影像的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模式创新
影像技术对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与路径探索
6.研究基础
(1)主要科研项目
团队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,如“智能影像技术在高校影视教学中的融合路径研究”“四川省融媒体背景下数字叙事平台构建”等。
团队亦承担多项校级教改与科研项目,涵盖虚拟制作实验室建设、AIGC辅助创作、跨学科影像实践等方向。
(2)主要研究成果
发表多篇学术论文,内容涉及虚拟制作、智能影像、媒介融合等领域;
创作多部影视作品并获得行业奖项;
拥有相关软件著作权、专利等知识产权,部分成果已应用于教学实践与社会服务。